斥資1600萬元!桃園青埔代表性新地標「青禾藝術公園」竣工

生活中心/綜合報導

引頸期盼的「青禾藝術公園」建設完成!昨(22)日舉行「桃園大圳5-5號池綠美化景觀工程暨裝置藝術」竣工儀式,桃園市副市長也前來現場祝賀,適逢耶誕節前夕,有別於以往的竣工儀式,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發揮創意,請來樂團進行音樂表演,再加上同步全場的點燈儀式,讓青禾藝術公園,在寒冷的冬天,增添溫馨氣息。

甫竣工的青禾藝術公園充滿亮點,除了設置吸睛的裝置藝術、大片綠地與休憩廣場,還設有380公尺的景觀步道,並串聯座椅、涼亭景觀平台及二座兒童遊戲區,另設有無障礙設施,是親子間互動的好地方,也適合作為打卡景點。

▴(左)農田水利署副署長林國華、(中)李憲明副市長、(右)何明光處長。(圖/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提供)

公園位於桃園市大園區領航北路旁,靠近高鐵站與周邊商場,是民眾通勤、購物之餘的休閒去處。公園的前身其實是「桃園大圳5-5號池塘」為重要的農田灌溉設施,本次在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籌畫下,將其轉型成藝術公園,並以「在水一方、藝術綠廊」為設計主題,讓更多民眾能體驗農田水利生活、生產及自然生態,工程總經費約1,633萬元,已成桃園高鐵站旁代表性的新地標。

公園周邊早年為放養牛群的場所,舊地稱為「赤牛稠」,因此桃園大圳5-5號池的舊稱即為「赤牛稠埤」,為了延續在地歷史文化,因此在公園出入口設有三隻赤牛吉祥物,十分可愛。而「青禾」原意為新長出的幼苗,取其年輕之意,象徵此地是增進親子生活互動的地方,更象徵農田水利署改制後為農田水利事業注入的活力、朝氣與希望。

▴現場滿滿人潮一同參與這次竣工典禮。(圖/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提供)

工程團隊更保留一座園內灌溉數十年的老水門,並賦予新意,設計成白雲般的親水平台「浮雲亭」,讓人浮空在桃園大圳5-5號池上,親近幽藍寧靜的水面﹔河流穿越水門時會自然形成螺旋的水紋意象,藝術家以此創作出大型的「螺旋水門」裝置藝術,更能深刻了解水門對農田灌溉與民生防災的重要性。

農水署署長蔡昇甫與桃園管理處處長何明光更引領工程團隊,堅持使用綠色工法及材料,且相關植栽皆以原生植物為主,並保留老樹及多孔性生物的棲息空間,得以維持生態多樣性,更能顧及周邊步道沿線安全性與環境品質。

▴現場帶給民眾精彩表演。(圖/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提供)

青禾藝術公園也與青埔公2公園進行串連,以及臺灣橫山書法藝術公園、青塘園,結合成「綠色廊道」,民眾可以盡情徜徉於許多水生植物的魅力之中,並一同維護動植物生態。

不只是桃園地區居民散步或休閒的好去處,由於青埔地區近年可謂蓬勃發展,政府單位傾盡全力,耗資千萬打造的青禾藝術公園,希望能夠跳脫城市一向充滿水泥而不見綠地的窒息感,進一步與大自然共融共存,提升居民的身心健康,更保留了在地文化,讓人人能看見歷史、飲水思源,而如今疫情已逐漸解封,青禾藝術公園更會是旅客長途旅程的最佳休憩站,也將成為台灣著名的地標之一。